歷史變遷
香山歷史源遠流長,自晉代葛洪的丹井,始有記載。
金代 金世宗、章宗兩朝皇帝營建香山,為其營建的寺廟賜名"大永安寺",章宗帝還先后七次到香山游幸,留下夢感泉等多處遺跡。
元代 皇慶元年(1312年),仁宗帝賜鈔萬錠,重修香山大永安寺,并更名為“甘露寺”。文宗至順二年(1331年),耶律楚材的后裔耶律阿勒彌創建碧云庵。形成“香山八景、碧云十景。”
明代 英宗正統六年(1441年),司禮太監范宏出資七十余萬,“捐貲市材,命工重建,殿堂、樓閣、廊廡、像設,煥然一新,規制宏麗,蔚為巨剎。事聞,乃賜額永安禪寺。”
清代乾隆帝在舊行宮的基礎上進行大規模擴建,僅用九個月的時間就在香山建成大大小小的園林八十余處,其中乾隆帝欽題并賦詩二十八處,成為明噪京城的二十八景,乾隆帝賜名"靜宜園"。香山、靜宜園占京西"三山五園"中一山一園。1860年,英法聯軍將包括靜宜園在內的三山五園內的大量珍物劫掠一空,建筑幾乎全部焚毀。1900年,八國聯軍再度劫掠,一代名園瓦礫遍山,幾近荒廢。
清代乾隆年間修建的羅漢堂
在北洋軍閥和國民黨反動統治時期,香山的大部分風景區又被"達官貴人"、"軍閥巨商"建為私人別墅,多處名勝封閉。
1917年因順直(河北省)水災,在香山開辦了慈幼局,收養男女災童千余人,水災過后,由清室內務府撥借香山靜宜園,于1920年10月3日成立香山慈幼院,收養無家可歸的災童,熊希齡任院長。
1925年3月12日,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京逝世后,曾在香山碧云寺內停靈長達四年之久。移靈南京紫金山后,在這里設孫中山的紀念堂和衣冠冢,供人瞻仰。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進駐香山,毛澤東在雙清別墅工作和居住,在此指揮了著名的渡江戰役,籌建了新中國,翻開中國歷史嶄新的一頁。
1956年,香山作為人民公園正式對公眾開放。
如今的香山公園不僅有峰巒疊翠的千年名山、珍貴稀有的古樹名木、清冽甘醇的自然泉水、聞名遐爾的漫山紅葉,更有鳥啼蟲鳴,松鼠嬉鬧于溝壑林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派生機。它們向人們傾訴著香山昨日滄桑的歷史,展示著香山生機勃勃的今天和未來……
名稱來源
香山海拔557米,最高峰頂有一塊巨大的乳峰石,形狀像香爐,晨昏之際,云霧繚繞,遠遠望去,猶如爐中香煙裊裊上升,故名香爐山,簡稱香山。
古時香山曾是杏花山,每年春季杏花開放,清香四溢。明代王衡記載:"杏樹可十萬株,此香山之第一勝處也";明詩有"寺入香山古道斜,琳宮一半白云遮,回廊小院流春水,萬壑千崖種杏花"之句。《帝京景物略》中有記載:"或曰香山杏花香,香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