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氣預報

14 ~ 27℃
南風3-4級
查看天氣詳情

    地下一層是我館服務設施最集中的公共區域,內有售票大廳、大食代美食天地、休閑長廊和臨展大廳。此外,IMAX三維巨幕影院和球幕影院也在該區域中。

您可以在地鐵二號線"上海科技館站"出站,通過世紀廣場和科技館下沉式廣場自動電梯或走道,由6號門進入科技館售票大廳。購票后您可以直接乘大廳內的自動扶梯,進入地面一層的檢票大廳,經檢票后進入展區參觀。臨時展覽專用場館介紹(臨展館展區)

    上海科技館設有外來展覽專用場地,該場地位于上海科技館內B1層,面積約1200平方米,水電供應齊全,展覽區域設有專用通道和售票點。

    彼鄰科技館商場、銀行、餐飲區、影院區等人流較為集中區域,是科技館參觀者的必經之路。

    臨展館是理想的展覽、展示的場地,參展商可獨立舉辦,也可與科技館共同策劃組織協辦和合辦各類科普、科技展覽以及科技成果展示。

球幕影院

  上海科技館球幕影院是一座具有球幕電影和天象演示雙重功能的、集教育與娛樂為一體的、新穎的影視場所。球幕直徑23米,傾斜度為30度,傾斜式銀幕能使觀眾具有飄浮在空中之感覺。可容納觀眾280位。

  球幕影院放映設備采用當今世界上技術含量最高、畫格最大的70毫米15齒孔IMAX單機放映系統,它使用的70毫米15齒孔膠片畫格是普通35毫米膠片的10倍,它獨特的“波形環狀”輸片設計,把每一個畫格牢牢地吸附在片門之上,使畫面清晰穩定。放映時,放映機由升降機上升到影院中央放映窗口,映像通過165度的魚眼鏡頭將70毫米的影片放映到傾斜的球形銀幕上,畫面清晰穩定,覆蓋銀幕達85%以上,使觀眾四周及仰臥之間,皆為畫面所包容,恍如投身其中。當觀眾目不暇接之際,影院內6 1聲道的音響系統,通過十幾組揚聲器同時播出配樂和特殊音響,給觀眾帶來視覺和聽覺上享受。

  球幕影院天像節目演示是采用目前世界上比較先進的數碼天象儀系統,“靜坐一室,傲游太空”是天象演示的具體寫照。天象儀演示的星空逼真準確,并能模擬在地球上、太陽系中任何地方、任何時候所看到的星空和星空運動。許多罕見的天文現象,如日食月食彗星流星雨等現象都能在球幕影院內再現和預測。天象儀還可按教學要求,演示行星運動、天文坐標、星座圖形、亮星、星云、星團、星系和銀河系等。除此之外,天象儀與各輔助投影機配合,可演示只有宇航員才能看到的地球以外別的星球上的宇宙景色。因此,當觀眾一進入球幕影院天象廳就仿佛置身于宇宙之中,在太空中遨游。

藏品展區

  上海科技館以收集華東地區乃至中國地區的自然界和人類遺物為目標。通過保存這些自然界及人類遺物,利用收藏品進行學術研究,增進人們對自然界及其演化史的了解,并透過展示及解 說,傳播收藏品所代表的教育意義。

  藏品區現收藏藏品約25萬件,隸屬植物、動物、古生物地質及人類五大類,植物又可分為種子植物類、蕨類、苔蘚類、藻類、地衣類、菌類等六類,動物可分為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無脊椎動物、昆蟲;人類分人類體質學與民民俗人類學。其中,植物標本數量約15萬件,哺乳動物標本3186件,魚類標本9456件,鳥類標本9407件、兩棲爬行類標本8524件,無脊椎標本44555件,昆蟲標本為27880件,地質標本4807件,古生物6676件,人類民俗標本862件,古尸16件。在上海科技館收藏的諸多門類中,動物以兩棲爬行類最具特色,兩棲類收藏占全國46.6%,爬行類占全國的56.3% ;植物以高等植物和地衣比較完整,古生物的以山旺化石群標本、上海地區全新世脊椎動物亞化石標本和分別來自山東臨朐的哺乳動物化石標本和遼西鳥類標本最有特色。

魚類庫房

  上海科技館魚類標本收藏可追溯到1868年創立的震旦博物院和建于1874年 的亞洲文會,現存收藏最早的標本為標本。目前我館類標本有1272種(含亞種),9456件,約占中國魚類種數的43.9%,約占世界魚類的6.36%。收藏以海水魚類見長,約占整個魚類收藏的80%,尤以海南西沙最具特色。在收藏的魚類標本中,有模式標本1種9件;國家一級、二級珍稀標本5種1300件;國內新紀錄標本30種100件;國外標本8種21件。中國現代較有影響的魚類學文獻都曾引用過本館的標本

哺乳動物庫房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現生哺乳動物有4327種,中國已知現生哺乳動物有550種。上海科技館收藏的哺乳動物標本有331種,共有3186件。占全國哺乳動物60.1%,占世界哺乳動物的7.6%。科技館的哺乳動物標本收藏可追溯到1868年創立的震旦博物院和建于1874年的亞洲文會,現存收藏最早的標本為1808年,百年以上的標本8種8件。現有亞洲文會標本197件和震旦博物院標本123件。在我館收藏的哺乳動物標本中,有正模9件,選模16件,付模3件;國家一級保護動物46種287件,國家二級保護動物477件,52種。

地質庫房藏品

  上海科技館地質庫房建于1980年,但地質標本收藏可追溯到1868年創立的震旦博物院和建于1874年的亞洲文會,目前我館擁有地質標本4807件,分別采自上海及中國其它地方,分屬礦物、巖石和隕石。現存收藏中有解放前流傳下來的庫利南鉆石套件(仿制品)、長興島隕石,辰砂,雄黃,雌黃的收藏全國博物館收藏中具有一定的地位。

古生物庫房

  科技館化石標本收藏可追溯到1868年創立的震旦博物院和建于1874年的亞洲文會,至今收藏震旦博物院留下的100余件標本。目前化石收藏量達6676件,涵蓋了動、植物化石的主要門類,其中以160件山旺化石群標本、23件上海地區全新世脊椎動物亞化石標本和分別來自山東臨朐的4件哺乳動物化石標本和4件遼西鳥類標本最有特色。收藏中模式標本數量1727件,主要為貴州中生代的無脊椎化石標本以及古生代、新生代腹足動物化石標本,同時有一件脊椎動物化石。中國現代較有影響的古生物學文獻都曾引用過本館的標本。

昆蟲庫房

  科技館的昆蟲及螨類標本共計13目86科848種27880件。標本收藏可追溯到1868年創立的震旦博物院和建于1874年的亞洲文會,亞洲文會標本2760件,震旦博物院生態標本219件。在收藏的昆蟲標本中,以鱗翅目和鞘翅目量最大。除此之外,有螨類模式標本23種116件,其中正模28件,副模84件,配模4件,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標本1種,二級保護動物標本4種

鳥類庫房

  目前中國已知的鳥類有1253種,科技館收藏的鳥類標本有86科1021種9407件,占全國鳥類種數的81.48%。我館的鳥類標本收藏可追溯到1868年創立的震旦博物院和建于1874年的亞洲文會,現存收藏最早的標本為1870年,現有百年以上的標本113種140件。在我館收藏的鳥類標本中,,尤以 標本最具特色,同時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標本29種146件,二級保護動物標本140種1099件,此外,還有鳥巢隸屬38種110只,鳥蛋93種802只。

兩棲爬行類庫房

  上海科技館的兩棲、爬行類標本共計8524件,其中兩棲類140種(51[干] 3885[ 浸])3936件,爬行類218種(396[干] 4110[浸])4506件,分別占全中國兩棲和爬行類的46.6%和56.3% ;本館現有中國特有兩棲類標本54種,占中國特有種的30.8%,爬行類有37種,占中國特有爬行類的27.8%。標本收藏可追溯到1868年創立的震旦博物院和建于1874年的亞洲文會,現存收藏最早的標本為1902年,在收藏的兩棲爬行類標本中,尤以龜鱉類標本最具特色,在我國發現的37種的龜鱉類動物中,本館收藏就達31種之多。除此之外,有模式標本5種,地模5種,副模1種;新紀錄3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標本6種117件,二級保護動物15種315件。

無脊椎動物庫房

  無脊椎動物是世界上種類最多、數量最大、分布最廣的動物類群。已知種類達19個門類130多萬種。我館的無脊椎標本收藏可追溯到1868年創立的震旦博物院和建于1874年的亞洲文會,現存震旦博物院遺留下的標本為13種54件,同時還有一批1933制作的寄生蟲標本,現有的標本多為建國后采集、捐贈及交換的標本,共計(9170(浸) 35385(干)44555件,涉及11門29綱659科1433種。收藏以軟體動物門的標本見長,約占整個收藏的49.57 %,有模式標本1種19件,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標本3種16件,二級保護標本3種12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