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氣預報

16 ~ 32℃
多云
西南風<3級
查看天氣詳情

中國最高學府
  北京大學,創立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中央政府設立的第一所大學,為中國近代正式設大學之始,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的開端,由此開創了中國的現代學制。北大成立之初即為中國最高學府,也是當時中國的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國家教育部的職能,統管全國教育事宜。北大傳承著中華數千年國家最高學府——“太學”的學統,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在現代的延續,自建校以來一直享有崇高的聲譽。“上承太學正統,下立新學祖庭”,這是對北大地位的精確評價。時至今日,北大依然是全國實力最強的綜合性大學,并朝著世界一流大學前進。
學府氣質
  作為中國最具精神魅力的學府,百余年來,這里成長著中國幾代最優秀的學者,他們從這里眺望世界,走向未來,以堅毅的、頑強的、幾乎是前仆后繼的精神,在這片遼闊的國土上傳播文明的種子。它不是一種物質的遺傳,而是靈魂的塑造和遠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傳統在北大薪火相傳,構成一種恒遠而不具形的存在。“科學與民主”早已成為這圣地不朽的靈魂。在北大學會的不僅僅是單純的知識,感受更多的卻是北大對一個人人格的熏陶,從這里走出的代代驕子無不都具備“北大”特有的精神氣質。
最強的綜合性大學
  北京大學不僅是中國最早的綜合性大學,更是中國實力最強的綜合性大學。北大理科、文科和醫科的國家重點學科數,均居全國第一。工科非常有特色,能源與資源工程、石油地質、核科學與技術、力學、測繪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景觀設計與建筑學、環境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航空航天、先進技術研究、應用化學、生物醫學工程、跨學科研究等都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全校共擁有國家重點學科81個,在全國高校中遙遙領先(比第二名多出32個),理學、醫學、工學、法學、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等學科門類齊全、分布平衡、協調發展。同時,北大的一級學科博士點數量亦居全國高校之首。北大有著最強的綜合學科實力和多元化的校園氛圍,最適合人才的成長。只有在北大這樣的綜合性大學,你才可能像其他北大人一樣,輕松擁有那種誘人的資質。
中國理科最強的大學
  北大是中國第一個建立理科的大學,中國第一個數學、物理、化學、地質、計算機、微電子、核物理、農學、醫學等學科專業皆誕生于此,有著最為悠久的歷史和最深厚的積淀。按照教育部最新評定的國家重點學科數目,無論是純理科還是大理科(包括理工農醫),北大均為全國第一。北大的科研總體實力在全國高校中處于領先地位,目前全校共擁有各類研究所(中心)360個,國家實驗室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6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5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8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2個,國家基礎人才培養基地20個,19個附屬和教學醫院,上述指標均居全國第一。北大的聲譽由一連串令人自豪的科學成就贏得:世界上第一例人工合成牛胰島素有北大參與完成;世界上直徑最小的單壁碳納米管在北大產生;中國第一臺百萬次電子數字計算機在北大設計;銻、銪、鈰原子量的國際標準在北大測定。憑借其濃厚的學術氛圍和卓越的科研水平,北大能夠不斷地推陳出新,把最前沿的科學知識傳授給學生。 北大堪稱我國科學的圣地。
擁有最雄厚的師資力量
  一流的大學最重要的是擁有一流的大師。而北大正可謂名師如林,目前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7名,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56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4名,院士總數在國內高校中高居第一。北大還擁有教育部“長江學者”119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23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4人;博士生導師逾1000人,上述指標均居全國高校第一。全國1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僅有王選院士和徐光憲院士在高校任教,均任職于北大。
得天獨厚的學習條件
  北大為學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學習條件。全校共擁有20個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數量居國內高校之首。北京大學圖書館的前身是始建于1898年的京師大學堂藏書樓,是中國近代第一所新型的國立圖書館,現為亞洲高校最大的圖書館,藏書已達1046萬冊,并以每年150萬冊的速度遞增。
電子圖書及期刊藏書已達7億冊,并以每年9000萬冊的速度遞增。北大作為中國教育網華北地區網絡中心,校園網以專線連接到每一間宿舍,同時北大也是中國第一所實現校園無線上網的高校,學生可以自由的在信息的海洋里遨游。北大一貫重視教學的水平與質量,課程體系周密完備,重視學生素質的均衡發展。
擁有中國最優秀的學生
  北大是全國中學生心目中的圣殿,北大輝煌的歷史、深厚的底蘊、最強的師資、綜合的學科、最好的學術條件以及誘人的畢業去向,一直以來就吸引著全國最優秀的學子報考。北大2009年招生工作成績喜人,高考狀元錄取人數雄踞全國高校之首。近10年來北大錄取高考狀元385位,穩居高校第一位,比第2名到第12名11所高校錄取狀元人數總和還要多31位。同時國際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奧賽獎牌得主被北大囊括,常年位居各高校之首。北大在各地錄取的總平均分,文科錄取平均分平均高出重點線150分,理科錄取平均分平均高出重點線180分,醫學部錄取平均分平均高出重點線160余分。同時,每年報考北大研究生的人數及分數線,一直以來為全國高校第一。
人才的搖籃
  北大英才輩出,堪稱大師之園。北大的畢業生和教師為中國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醫學、工程技術及國防事業、文化事業的發展做了奠基性和開拓性的貢獻。這些北大師長們的杰出成就激勵著一代一代的青年學子們奮發圖強。據不完全統計,在北大校友中已有586人當選院士(學部委員),總數雄踞全國高校之首。在23名“兩彈一星”的元勛中,北大校友就達12位。在北大學子中,不僅涌現了李政道、鄧稼先、楊振寧、錢三強、于敏、郭永懷、朱光亞、周光召、唐敖慶、裴文中、黃汲清、劉東生等一大批科學巨匠,也出現了馮友蘭、徐志摩、茅盾、朱自清、俞平伯、羅常培、顧頡剛、傅斯年、范文瀾、冼星海等一大批飲譽海內外的文科大師。尤其值得慶賀的是,截至2008年,14位國家最高科技獎中就有8位獲得者是北大校友,人數雄踞全國高校之首,他們是吳文俊、王選、黃昆、劉東生、葉篤正、吳征鎰、王忠誠、徐光憲八位院士。北大人的身影活躍在各行各業之中。聰明的才智、堅實的培養、名牌的聲譽、務實的風格……這些無不在為北大人鋪就良好的出路。北大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穩居全國高校前列。另外,北大學子每年出國的人數和學校的檔次都同樣高居全國之首,比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在中國招收的留學生名額,很大部分都投放給北大學子。
知名度最高
  北大自創立以來就一直是國際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國大學,同時也是國內最具開放性的大學。置身于此,正可以放眼世界,胸懷天下。現有來自近百個國家的四千余名留學生在北大求學,留學生人數在全國高校中遙遙領先。歷年來訪問北大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國際學術大師、各國元首與政府首腦的人數在國內高校中均居第一。2004年,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巴黎高師、巴黎高科等國際著名大學負責人訪問該校,9位諾貝爾獎得主登上該校講臺,8位外國政要蒞臨該校發表演講。目前,北大已與世界上47個國家的221所著名大學建立了校際交流關系,數目居全國高校之首。
未名湖畔
  北大校園又稱燕園,包括淑春園、勺園、朗潤園、鏡春園、鳴鶴園、蔚秀園、暢春園、  每逢節日,承澤園等,在明清兩代是著名的皇家園林,數百年來,其基本格局與神韻依然存在。校園北與圓明園毗鄰、西與頤和園相望。北大充分利用了這一難得的歷史遺產,營建了風景如畫的校園環境,使之既有皇家園林的宏偉氣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麗特色。這里不僅有亭臺樓閣等古典建筑,而且山環水抱,湖泊相連,堤島穿插,風景宜人;校園內古木參天,綠樹成蔭,四季常青,鳥語花香,園林景色步移景異。優美典雅的環境內充滿著豐富多彩、魅力無窮的校園生活,使學生可以同時感受到自然的風景和濃厚的人文氣息。美麗的湖光塔影伴隨著大師的背影,這正是燕園中最美的圖畫。著名的“一塔湖圖”指的就是未名湖湖畔的景色。   
   從沙灘到燕園,從紅樓到未名湖,百年北大伴隨著風雨而前行。北大人那驚天動地的宏偉業績與默默沉潛的學術思索,共同匯聚成一種可歌可泣的壯與美,凝鑄一段夢魂牽繞的不滅的記憶。秉承著這圣地的精神魅力,每一位北大人都深深地知道,于今日之北大與中國,“北大人”這個名字不僅昭示著一種榮耀,更提醒著一種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