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氣預報

18 ~ 29℃
東南風<3級
查看天氣詳情

2012-03-22  歷經十五載,2000多年前的青銅交龍紋鑑獲得重生

一尊歷經15年修復過程的中國古代春秋時期的青銅器——交龍紋鑑,20日在上海博物館展露真容。這一文物修復項目有望在今年底前完成,屆時該器物將以以完整的面貌與觀眾見面。

    青銅鑑流行于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為當時使用的一種容器,多用來儲水、儲冰或洗澡。此次進行修復的大型青銅器“交龍紋鑑”,高45厘米、口徑79厘米、底徑39厘米、表面裝飾著復雜龍形圖案的交龍紋鑑,由上海博物館前館長馬承源十幾年前從香港文物市場覓得。.

此次青銅器‘交龍紋鑑’修復項目得到美銀美林的支持。美銀美林通過其全球“藝術保護項目”向上海博物館捐贈一筆資金,用于此次修復項目。美銀美林成為上海博物館歷史上第一個資助單件文物修復項目的企業,體現了美銀美林參與上海文化遺產保護的承諾。作為全球獨一無二的藝術保護企業社會責任項目,美銀美林的“藝術保護項目”致力于保護全球藝術與文化領域的珍貴遺產,通過向全球非盈利性博物館提供贊助,保護那些具有重要的歷史或文化意義但面臨損壞風險的藝術品,包括國寶級藝術品。

上海博物館于上世紀50年代建立文物修復室,半個多世紀以來形成了一支師承有序,代代有傳人,銳意進取的青銅器修復研究隊伍,青銅器修復技術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目前上海博物館青銅器修復研究室共有4位修復人員。

2012-02-24  2012年上海博物館年度展覽總預告

1,竹鏤文心——竹刻藝術特展

展覽時間:2012年5月1日——7月1日

地點:二樓第二展廳

    竹刻是中國文人藝術與民間雕刻工藝相互交融的結晶, 為我國獨有的一門特種雕刻藝術,今天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明清時期,在許多文人和書畫家的廣泛參與下,中國竹刻達到了鼎盛時期。上海與竹刻藝術有著深切的聯系:始于明代后期的嘉定派竹刻,是歷史上遞衍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雕刻藝術流派,對同時期各類雕刻工藝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近代的海派竹刻,則是既往竹刻藝術史上最后的高峰。

2,金玉華年——陜西韓城出土周代芮國文物珍品展

展覽日期:展覽時間:2012年5月9日——8月12日

地點:一樓第一展廳

    作為上海博物館建館6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之一,由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韓城市人民政府、上海博物館聯合主辦的“金玉璀璨憶華年——陜西韓城出土周代芮國文物珍品展”將于2012年5月至8月在上海博物館隆重舉行。

    韓城梁帶村周代芮國墓地的發現,是近年來考古工作的重大收獲。該墓地規模巨大且等級較高,現已發現兩周墓葬1300余座、車馬坑64座,其中諸侯級大墓7座。出土了大量青銅器、金器、玉器、象牙器、漆木器等隨葬物品。其中包括象征諸侯身份的七鼎六簋,首次發現的金鞘玉劍、目前發現的最為復雜的兩周玉握、時代最早的青銅錞于等。極為難得的是,梁帶村墓葬大部分未遭人為盜擾,各種遺跡、遺物保存較為完整,對研究芮國歷史地理及周代封國制度、器用制度、喪葬制度等具有重大價值。梁帶村遺址于2005年入選“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于2006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法貝熱珠寶藝術展

展覽時間:2012年9月29日——2013年1月3日

地點:二樓第二展廳

    19與20世紀之交的俄羅斯帝國步入了暮年,在最后的輝煌中孕育著變革與巔峰。

    彼得.卡爾.法貝熱(1846-1920)是那個時代最著名的珠寶藝術大師,繼承了其父古斯塔夫?法貝熱的產業與技藝。法貝熱家族在莫斯科、圣彼得堡、敖德薩、基輔等地擁有多家珠寶作坊與珠寶店,因作品工藝精美、質地優良而廣受達官貴人歡迎。法貝熱作為御用珠寶匠,自1885年首次為亞歷山大三世制作彩蛋伊始,每年都要為沙皇家族制作富有創造性的、別具一格的復活節彩蛋。

4,元代青花瓷器特展

展覽時間:2012年10月19日——2013年1月15日(10月18日開幕)

地點:一樓第一展廳

    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元代青花瓷器研究肇興,以后逐漸形成規模。50年來,不斷有新的考古發現,研究成果斐然。近幾年來,元青花又為收藏鑒賞界火熱追捧,其中有不少魚目混珠者。上海博物館籌備舉辦一個以元代青花瓷器為主題的展覽已經多年,希望通過展覽和研討,全面展示元代青花瓷器,總結和促進研究。2012年上海博物館建館60周年之際,這個展覽在多方支持和努力下終于將于10月下旬正式與觀眾見面,并舉辦相關的國際學術研討會。

5,美國藏中國古代繪畫珍品展

展覽時間:2012年11月3日——2013年1月3日

地點:三樓中國書畫館

    “美國藏中國古代繪畫珍品展”是上海博物館與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館合作舉辦的一個展示中國歷史文化經典的精彩華章。本次大展經過三年多的精心籌劃,終于即將揭開幢幕,這是上海博物館繼2002年舉辦“晉唐宋元書畫國寶展”、2005年舉辦“書畫經典: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中國古代書畫藏品展”、2010年舉辦“千年丹青:日本、中國藏唐宋元繪畫珍品展”之后,又一次中國古代繪畫珍品的大薈萃、大檢閱、大展示。展覽預計將有近六十件珍藏在美國的宋元繪畫稀珍匯集我館,展示中華古代文明的光輝,以經典的力量呼喚文化的傳承。

6,捐贈銅鏡展

展覽時間:2012年11月16日——2013年1月20日(11月15日開幕)

地點:四樓第三展廳

    羅伊德·扣岑先生是美國洛杉磯著名的藝術品收藏家、慈善家,露得清公司前總裁。他的主要收藏品是古代紡織品,以及中國古代銅鏡,同時他也收藏日本竹質編織品、兒童書籍、當代編織品、當代日本陶器。扣岑先生還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建立了扣岑考古學研究所,是美國研究和教授中國考古學的重要機構。

    扣岑先生希望他的收藏,能使更多的研究者、藝術家和其他藝術愛好者能共同欣賞到這些獨特的藝術品。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扣岑先生將他的部分藝術品和書籍收藏捐贈給了新墨西哥州圣塔非國際民俗藝術博物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普林斯頓大學,以及威斯康辛州拉辛藝術博物館。扣岑夫婦曾于幾年前參觀過上海博物館,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從此,扣岑先生就希望將自己收藏的中國古代銅鏡捐贈給上海博物館,他認為上海博物館是其所藏銅鏡最理想的家,在這里才有可能讓更多希望了解中國古代銅鏡藝術的人看到這些銅鏡。而且他認為主動將這些銅鏡歸還到它們的祖國,是對中國保護其文化遺產努力最大的支持,也是對中美兩國實施保護文物雙邊協定的認同。

    扣岑先生捐贈的銅鏡,表現出其獨到的收藏風格和特點。